近期,税务部门查处了一批骗取留抵退税案件。4月19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开曝光5起骗取留抵退税典型案件,释放了严厉打击骗取留抵退税违法行为的强烈信号。
税务部门公开曝光
5起骗取留抵退税典型案件
2022年04月19日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税务部门将会同公安等部门,持续加大打击力度,严肃查处骗取留抵退税违法行为,特别是运用税收大数据精准发现、重拳打击团伙式造假虚开骗取留抵退税,为留抵退税政策落准落稳保驾护航。对非主观故意违规取得留抵退税的企业,约谈提醒,促其整改;对恶意造假骗取留抵退税的企业,依法从严查办,按规定将其纳税信用直接降为D级,采取限制发票领用、提高检查频次等措施,同时依法对其近3年各项税收缴纳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延伸检查其上下游企业。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1.5万亿退税“蛋糕”香
若存觊觎之心需思量
留抵退税,堪称2022年一大热词。
所谓的“留抵退税”,简单地说,就是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当期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时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即期末留抵税额予以退还,也就是把纳税人以后纳税期才可继续抵扣的进项税额予以提前返还。
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虽然在下一纳税期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减少增值税应纳税额,但如果实行留抵退税,更有利于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和财务负担,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税制改革的深化,在对个别领域和部分行业实行退还留抵税额的基础上,2019年以来,对先进制造业增量留抵税额予以全部退税,对于其他行业设定了一定条件,满足条件的增量留抵税额按一定比例退税。
时至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其中,实行大规模退税是主要措施,全年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主要内容包括:优先支持小微企业,加大小微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重点支持制造业等行业,全面解决制造业等行业留抵税额问题。
随着《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的公告》(2022年第14号)的发布,广大纳税人都为之点赞。
然而,面对1.5万亿元的巨大蛋糕散发的诱人芬芳,极少数隐藏于国脉之侧的“吸血虫”也蠢蠢欲动,欲将贪婪之手伸向国家向纳税人分派的红利。
在笔者听闻的讯息中,有些“江湖大师”或“中介专家”就已经开始通过视频“授课”或微信(群)开始先渲染蛋糕香味、再兜售骗取留抵退税之术。也有一些利禄薰心的纳税人(老板、财务)挖空心思在询问、谋划骗取留抵退税之策。
例如,有人就想通过大量取得虚开发票获取进项税额,再通过这次大规模的留抵退税将虚开的税额洗白,从而牟取非法利益。至于其他的就不便在此多说了。
在此,笔者忍不住要“透露”一个秘密,那就是自从2019年全面试行(增量)留抵退税制度以来,各级税务机关特别是税务稽查部门一直就在密切关注和监控相关情况。尤其是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实施以来,各级税务稽查部门通过运用税收大数据加强分析、受理举报等方式,精准筛选疑点线索,对采取虚增进项、隐匿收入、虚假申报等手段骗取留抵退税违法行为“露头就打”。目前,税务稽查部门已立案查处一批骗取增值税留抵退税案件。
如前所述,对于增值税留抵税额,在2018年以前主要处理方式是结转下期抵扣。即按照增值税税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的部分即为当期留抵税额,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可见,留抵税额在未退还之前,是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的计税依据之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在帐簿上不列、少列收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四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虚开发票的,由税务机关没收违法所得;虚开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虚开金额超过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而《刑法》对于逃税罪的刑事处罚是,最高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对于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或虚开用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罪的刑事处罚,最高刑期为无期徒刑,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2年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是实施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最重要内容,通过退给企业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能够直接为企业提供现金流,促进其加快技术改造、设备更新,能够有效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在此,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多年来,税务部门依托税收大数据,已经形成了一套防范虚开骗税的风险管理体系。税务部门专门建立了相应的留抵退税风险指标模型,针对今年留抵退税加力扩围的实际,在确保依法规范、高效快捷地为纳税人办理留抵退税的同时,税务部门依托税收大数据,进一步健全以“信用+风险”为基础的税务监管新体系,将风险防控措施嵌入留抵退税业务办理的全过程,构建“事前预审、事中审核、事后抽检”的风险防控机制,对留抵退税纳税人风险进行全景扫描、精准画像,根据扫描画像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及时发现风险疑点,根据风险等级采取差异化风险应对,做到留抵退税管理跟得上、风险防得住。
在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中,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规模大、分量重、市场主体受益多。针对今年更大规模、更大范围的留抵退税政策落实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遵照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税务部门必将进一步聚焦虚增进项、隐瞒收入、虚假申报和其他欺骗手段骗取留抵退税违法行为,持续加大打击力度,做到“露头就打”。
下一步,税务部门将会同公安等部门,持续加大打击力度,严肃查处骗取留抵退税违法行为,特别是运用税收大数据精准发现、重拳打击团伙式造假虚开骗取留抵退税,为留抵退税政策落准落稳保驾护航。对非主观故意违规取得留抵退税的企业,约谈提醒,促其整改;对恶意造假骗取留抵退税的企业,依法从严查办,按规定将其纳税信用直接降为D级,采取限制发票领用、提高检查频次等措施,同时依法对其近3年各项税收缴纳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延伸检查其上下游企业。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坚决维护税法权威,进一步营造公平法治的税收环境,对偷税、骗税、骗补等行为坚决打击、严惩不贷。
在此奉劝一句,对于留抵退税“大蛋糕”存有觊觎之心者,还是趁早罢手为好。
END